案例四 柯达,一个没落的“黄色巨人”  “只要你按下快门,其他都交给我们”,20世纪曾为千万家庭留下美好记忆的胶卷业巨头柯达永远成为记忆。2012年1月19日,柯达向美国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并从纽约证交所摘牌。
  柯达在其130年间里,它有过让人刮目相看的过去,曾有15万名员工,1万余项专利技术,摄影的代名词……面对这样的业绩,公司高层产生了极度自信,正是这种心理让柯达陷入长期麻木状态,因而也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正是由于高层的短见和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柯达公司的产品较为单一,长期围绕着胶卷业发展,而忽视了潜力巨大的数码产品。事实上,早在1975年柯达就成功研发了数码相机。但柯达对它视而不见,当全球市场为数码摄像技术欢呼的时候,而柯达仍然固守着它的胶卷产业,对市场业态的变化反应漠然。直至2004年才开始艰难的“数码转型”。柯达较早地研发出数码技术,而由于自身的战略决策失误,最终吞下今日的苦果。
  冰火两重天!柯达的竞争对手日本富士公司,却走了另一条光明之路。第一,它成功成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官方胶卷赞助商,而柯达名落孙山。第二,准确预测数码时代的崛起,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胶卷业务中抽离资金,为转型做好准备。第三,富士公司积极开拓其他业务,包括影像事业、信息事业、文件处理事业和医疗事业,这些都已成为富士的现金流。在雄厚资金支持下,富士才有能力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数码研发。日本富士在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相继推行了数码相机、数码照片冲印机、医疗用途的计算机诊断设备、数码印刷机、液晶显示屏、医护产品、工业胶片等多样化的产品。富士的产品看似性能用途相去甚远,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基于熟悉、优势的技术,向相关成长性领域拓展。
  有着130年历史的柯达,曾经通过“傻瓜”相机,让昂贵和谜一样的摄影产品和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它是数码相机的开拓者,却最后由此失败。是谁扼杀了这个“黄色巨人”?
  柯达只是错过了一次机遇,一次及时调整的战略变革。在管理学上,企业的产品分为明星产品、金牛产品等种类。金牛会为企业带来大量的现金和利润,明星产品市场增长率极高,但需要大量的投入,短期内不会产生较大利润。作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企业发展战略,需要把金牛带来的现金流投入到明星产品,培育新市场。而柯达的失败就是因为太过于相信金牛产品,而放弃了未来明星产品。
  问题:
  (1)你认为柯达公司的哪些决策导致“黄色巨人”的没落?
  (2)柯达放弃的明星产品是什么?富士推行的何种多元化战略保证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

请联系我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题目勘误、侵权投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