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和最重大历史贡献,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  )。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  )。[2013年真题]

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  )。[2013年真题]

我国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公民可以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被视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救济方式是(  )。

我国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受到损害或侵犯,公民可以采取权利救济的手段,予以补救、恢复或对损害或侵害行为予以纠正和惩罚。被视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救济方式是(  )。

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2014年真题]

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2014年真题]

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2017年真题]

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2017年真题]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2018年真题]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2018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