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作品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散氏盘.pdf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盘高二十点六厘米,腹深九点八厘米,口径五十四点六厘米,底径四十一点四厘米。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记述了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本书选用国家博物馆藏散氏盘拓片,此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十一]宋人墨迹一 林逋 范仲淹.pdf

林逋(九六七—一〇二八),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隐士。性孤高,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不仕不娶,自言“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有“梅妻鹤子”之誉。善诗,工行草,书法肉少筋健,似欧阳询、李建中而更瘦硬绝俗,历来为世人所重。卒年六十二,宋仁宗赐谥和靖。 《自书诗卷》,纸本,行书,纵三十二厘米,横三百〇二厘米,计三十四行,六纸拼接,诗五首,卷中、卷后有苏轼、乾隆等多处题跋,可见其珍贵,现藏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pdf

《松风阁诗帖》,墨迹,粉花白纸本。纵三十二点八厘米,横二百十九点二厘米。凡二十九行。本幅无款,历代题跋及着录均定为黄庭坚所书,约书于宋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九月。此帖宋时为向水所有,后又经贾似道收藏。元时归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至治三年(一三二三)春三月二十三日,“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命秘书监丞李某为之主,其王府之寮寀悉以佐执事。笾豆静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褚遂良阴符经.pdf

《阴符经》,纸本。楷书。九十六行,四百六十一字。款“起居郎臣遂良奉勑书”。书法劲峭,姿态摇曳,结体大方,是楷书中的佳构,宋扬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该帖钤有“建业文房之印”“河东南路转运使印”等鉴藏印。帖后有李愚、罗绍威、苏耆等跋。此次出版系原色全本放大影印。

蓝瑛绘画名品 中国绘画名品.pdf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碑帖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历代小楷名作选刊).pdf

文字的产生,最初是源于实用目的,而非出于审美需要,然而对美的追求似乎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这种天性在汉字书写上体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早期成熟文字--甲骨文,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审美意蕴,其后的金文更以其丰富的造型手法,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高度。其间不乏气象宏大、雄伟丰瞻的作品,但尺寸并不大。近世出土的秦漠简牍数量相当可观,艺术水准颇高,也多以小字为主。其后,书法的审美性,逐渐被发掘,

吴琴木(近现代中国画名家).pdf

吴琴木,本名,1894年2月16日生于江苏吴江县震泽镇慎德堂,1953年8月27日卒于上海。原名桐生,后改单名桐,字琴木。琴材,桐木也。号冷枫居士,别号苍梧生。室名志隐草堂曾客居庞莱臣虚斋临画,功力深厚,所作画多脱胎于四王,在此基础上别出新意,为二十世纪初除“三吴一冯”外的著名画家。本书为“近现代中国画名家”系列之一,为吴琴木先生女婿俞炳塘多年收集而成,多为吴琴木拟古作品,多世所未见,从中可见其深

西园雅集(中国人物画通鉴).pdf

随着《中国山水画通鉴》和《中国花鸟画通鉴》相继出版,我们又推出了《中国人物画通鉴》,至此,经由不同面貌的门类艺术发展史组构而成的中国绘画通史,也就颇具规模了。就艺术独特性而言,中国人物画不如山水画和花鸟画,无论反映在形态史还是观念史上,它都具有与域外绘画更多的共性表现。个中缘由,也许与人物题材不像山水、花鸟那样适合文人畅神寄兴,从而很少受到文人画价值体系的灌溉有一定关系。但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