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

水平放置的二块平行金属板的间距是5厘米,要使质量是50毫克、带电量是2×10-6库的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间受力平衡,求:  (1)上、下两板需带何种电荷?  (2)两板间的电压应是多大?(g取10米/秒2)

水平放置的二块平行金属板的间距是5厘米,要使质量是50毫克、带电量是2×10-6库的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间受力平衡,求:  (1)上、下两板需带何种电荷?  (2)两板间的电压应是多大?(g取10米/秒2)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吨,它以10米/秒速度沿半径为200米的水平圆弧道上行驶,则汽车受到向心力多大?此向心力是什么力充当的?若车轮与路面之间摩擦力为1000牛,则汽车安全行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吨,它以10米/秒速度沿半径为200米的水平圆弧道上行驶,则汽车受到向心力多大?此向心力是什么力充当的?若车轮与路面之间摩擦力为1000牛,则汽车安全行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如图所示,AB和CD两根导线可以在两条平行裸导轨上滑动.它们的长度均为20cm,假设它们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m/s2分别向左向右运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0.5T.求:  (1)当AB和CD运动1s后,回路中的即时电动势;  (2)在运动开始后1s内,开始运动后0.9s到1s的0.1s内,开始运动0.99s后到1s的0.01s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各是多大;  (3)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所示,AB和CD两根导线可以在两条平行裸导轨上滑动.它们的长度均为20cm,假设它们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m/s2分别向左向右运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0.5T.求:  (1)当AB和CD运动1s后,回路中的即时电动势;  (2)在运动开始后1s内,开始运动后0.9s到1s的0.1s内,开始运动0.99s后到1s的0.01s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各是多大;  (3)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有一个1000匝的线圈,在0.4s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0.02Wb均匀增加到0.09Wb,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它跟一个电阻为990Ω的电热器串联组成闭合电路时,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

有一个1000匝的线圈,在0.4s内穿过它的磁通量从0.02Wb均匀增加到0.09Wb,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如果线圈的电阻是10Ω,把它跟一个电阻为990Ω的电热器串联组成闭合电路时,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多大?

用40米/秒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求:  (1)上抛几秒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相等;  (2)在什么高度物体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  (3)如果物体实际达到的最大高度是76米,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所受平均阻力多大?

用40米/秒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求:  (1)上抛几秒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相等;  (2)在什么高度物体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  (3)如果物体实际达到的最大高度是76米,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所受平均阻力多大?

如图所示,R1的电阻为2,R2的电阻为3,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电阻为5,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c的位置,使电压表的读数为零,此时b、c两点间的电阻Rbc为多大?(不考虑电源内阻)

如图所示,R1的电阻为2,R2的电阻为3,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电阻为5,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c的位置,使电压表的读数为零,此时b、c两点间的电阻Rbc为多大?(不考虑电源内阻)

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

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