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

如画观法.pdf

近年来,王澍、董豫赣、童明等人掀起的有关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当代传承研究与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建筑师开始关注这一方向,并已积累了重要成果,促生了值得关注的新观点,本书作者王欣便是其中之一。《如画观法》是他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不管对建筑专业、园林景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读者,还是对关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大众人文类读者,都会带来不同视角的启发。在本书中,作者王欣对传统中国

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pdf

本书是对“同济设计人”的访谈录,访谈对象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至2022年的70年历史中,同济设计相关的各方面历史亲历者,包括院士、教授、大师、建筑师、工程师,以65篇访谈录共同记录了同济设计70年的丰富历史。(随书赠送原书电子书)

建筑退化论:哲学·文学·社会.pdf

本书从哲学、文学、社会三大视角论述当代建筑,既有对空间、美学等建筑学永恒论题的文学性阐释,也有对台湾当代建筑师与建筑作品的评介,以及对城市与建筑等社会性话题的论述,观点独特。本书取名“退化论”,自然是想直接对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根据自然界的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然而,达尔文并未说进化等于进步,通过进化所产生的新物种,只是能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无法论其

十谈十写.pdf

本书是王辉和范凌两位作者联合出版的专著、文集,全书拟分为三册,一册为二人有关建筑10个重要问题的10次对谈;一册为王辉个人文集,是其近年来写的有关OMA作品等重要建筑作品或建筑热点问题的评论,部分曾发表于《时代建筑》《建筑学报》等重要专业期刊;一册为范凌近年来写的文章合集,同样是品质高的专业评论文章,并为本书出版特别加入了一系列书评“链接”,丰富阅读性,增加可能的受众面。《十谈十写》揭示了王辉在建

耶路撒冷建城史.pdf

对耶路撒冷城市发展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和详尽阐释。不同于其他作品,《耶路撒冷建城史》涵盖了过去两百年来渐行深入的考古发现,其中的考古成果整理、考古复原、老地图、老照片、旅行者与朝圣者的记录整理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该城市发展史与建设史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用丰富详实的笔触将耶路撒冷的每个角落都勾画得得淋漓尽致,带领读者游历圣城历史上的每一个文化篇章,尽情展现这座人类历史上最为迷人又充满纷争的城市全貌。本

新集体与日常.pdf

本书集结了针对当代建筑前沿、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的评论文章23篇,以“城市空间、单体建筑、乡村实践、理论探讨”四个主题为线索,述及本土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些具有创新角度的关键议题,如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单体建筑日常性的凸显、乡建热潮的本质问题、批判复盘建筑学介入文保领域的实践、数字建筑的趋势与传统建筑教学的融合,等等。作为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本书试图将中国建筑领域

形式与政治:建筑研究的一种方法.pdf

本文集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记录了作者思考和探索的四大阶段和十二个研究课题,内容涵盖:空间与权力的关系,权威、形态和视觉文化的关系,设计批评与设计政治,国家的伦理和文化形式等议题。历史范畴包括明清、近代、现代和当代。研究方式包括个案研究、方法研究、现有理论的介绍分析、新理论的探讨与建构。这些文章在作者个人研究的历史逻辑和学科的理论逻辑的纵横交织中,汇成了关于中国建筑的形式和政治的关系问题的

不分类的建筑 2.pdf

《不分类的建筑1》于201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了学术界的强烈认可和一定的关注基础,同名的第二本评论集延续了第一本的研究方法,共包含10个章节。以与西方理性化的传统建筑学不同的“不分类”的方式来表述建筑现象,糅合西方最新的哲学研究成果,试图开启“建筑现代史”的写作先河。本册关注的对象包括张雷、黄声远、西扎(在中国)的实践,另外还围绕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展开对现代建筑移植中国的探讨。本书选文篇

厂城共生.pdf

"本稿研究长三角地区七座城市的城中厂社区化更新,力求在视角、研究对象及理论探讨三个方面展开创新。文字表达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本稿包括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6部分内容:1. 城中厂的内涵和研究回顾;2. 城中厂及其社区化更新的历史脉络;3. 城中厂的特征和类型;4. 社区化更新的可行性研究;5.社区化更新的实证研究;6. 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设计策略。有别于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园区化”更

建筑文化研究 第6辑.pdf

《建筑文化研究》是由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支持、由胡恒主编的建筑理论系列文集,每年一辑,每辑由来自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多位学者撰写或翻译理论文章。第6辑里包括三部分内容:当代史、文献、评论。当代史部分包括三篇主题论文,包括南京南湖新村的演变、台湾东海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历程研究、台湾高雄社会住宅福音新村的50年历程,运用了精神分析的和福柯、巴特的特定概念,涉及在工业化、全球都市主义、最低限度的居住单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