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寿田书画理论文集-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pdf 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入书学研究,曾编纂《先秦两汉成语纂诂》。1994年参与陈振濂主编《书法学》修订,并撰写完成《中国书法理论史》。1997年前后转向书法理论批评、美术史、美术批评。同时,开始关注新儒学、西方哲学、美学及艺术史理论。在书学研究中尝试运用艺术史与观念史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写作。文集共包括《中国书法理论史》《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学术与思想: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12 浏览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pdf 本书从近代史背景探讨出发,首先点出近代中国文化中“日本模式”存在的这一重要事实,对“美术”词源加以考证并追溯其背后无所不在的“观念”问题,论及油画引进、裸体画之争、“美术革命”论战等重大事件,又以大量资料双向考察了近代到中国的日本画家、赴日本的中国画家的艺术成果,更从绘画史学、绘画理论两个主要领域和中日近代美术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中探讨近代中日绘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1 浏览
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pdf 本书是对“画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首次集中讨论,包括了巫鸿以及五位学者撰写的富于专业性的文章,分别涉及了画屏的类别和历史沿革(张志辉撰)、考古发现的画屏实物(李清泉撰)、墓葬壁画表现的不同类型屏风(郑岩撰)、传世绘画中的屏风图像(黄小峰撰),以及屏风在中国建筑中的使用和功能(林伟正撰)等篇章。在大量考古实物和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有关画屏和画屏图像的历史证据和发展线索进行了相当详尽的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00 浏览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中国画形式美探究.pdf 本书以“形式”为中心、“美学”为观点,从中国画本身来提出美学问题,强调形式自身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列举了折枝与全景、计白当黑、皴法美、骨法用笔、墨分五色、破墨与积墨等形式语汇的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以及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独特性,自身系统内部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的分合的有机性,以及创作主体的人与描绘对象的社会自然在形式中的协调与互为消长。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4 浏览
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典藏版)(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pdf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在1999年盛大举办了“The Embodied Image: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e John B. Elliott Collection”特展,方闻先生的这篇《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是展览图录中的两篇导论之一,内容今天读来仍然极具价值。方先生书法史研究的特点、成就与带给我们的启示大致有以下六点:积极为书法史寻求一系列年代与作者确定的作品、重视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3 浏览
上海博物馆集刊:第13期.pdf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是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文物收藏包括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织绣、漆器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2 浏览
黄公望研究.pdf 元代黄公望是十四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山水画家之一,也是傅申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领域的重要论题,其研究成果对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公望研究》一书即为傅申聚焦这一主题的重要著述结集,共包含八篇文章和一篇傅申早年未刊手稿,围绕《富春山居图》《九珠峰翠图》等传世名作,以及遗佚的《秋山图》等画作,对作品的真伪与鉴赏、收藏与流传、临仿与再现等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集中呈现了黄公望及其作品在中国画史中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82 浏览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书学源流论 书法源流论.pdf 本书由张宗祥著《书学源流论》、顾鼎梅著《书法源流论》两种组成,两书均著于20世纪上半叶,均系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早期著述。本书将两部“源流论”合于一册,并加导读详解,具有较好的书法史研究与参考价值。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7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