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100 中国字.pdf 该书是上海书画社第二编辑室策划的《艺术一百度》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从漫长的中国艺术史中,在浩如烟海的艺术案例中,以绘画、书法、建筑及石刻、园林为分类,总共选取了100例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艺术作品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点。该书以图文对照的直观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点带面的地勾画出了艺术史演进的线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达到对艺术史的宏观把握。正是如此,这本书也可以叫"中国艺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17 浏览
近现代长三角美术教育资源保护与利用.pdf 近现代长三角地区美术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还留下了丰富的美术教育遗产。如何保护和利用这笔遗产既涉及相关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事关所在地区文化艺术的良性发展。将丰厚的美术教育遗产转化为提升区域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艺术资源,是研究与保护这些美术教育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本书作者在历史研究与现实调研的基础上,从美术教育历史、美术教育遗产、美术教育资源转化三大方面探索。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18 浏览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核心思想体系.pdf 本书聚焦“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学术命题,从学院派运动的缘起、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发展情况总结、内部剖析与外部环境分析等五个角度出发,层层切入剖析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合理性,也试图思考、检验“学院派书法”出现的必然性。还收入了一些涉及“学院派书法”的争论、辩论以及讨论中双方观点交锋的文字和最新研究成果,以还原“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背景、持不同观点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思考。本书不仅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形式与结构的变奏 方闻风格理论初探.pdf 《形式与结构的变奏:方闻风格理论初探》原系董少校的博士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闻风格理论。方闻(1930—2018)是一位杰出的美籍华裔艺术史家,他出生于上海。早年就读于交通大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此直至退休,致力于中国艺术史研究,并推动美国两所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他借鉴西方艺术史研究方法,将形式结构分析引入中国古代绘画研究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富有阐释力的风格理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pdf 《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是陈振濂教授在在书法教学研究的间隙撰写的关于宋词流派的美学的研究全书以八个章节用发散的思维从宋词流派的产生,流派的划分、比较,以及从词的生成与发展的纵向和词形式的技巧和创作的横向等多个方面剖析宋词的流派美。作者不为传统宋词流派划分思维拘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多方引证。本书对宋词流派美学的分析全面彻底,对今天的宋词研究有很高的借鉴指导意义。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19 浏览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书法学综论.pdf 《书法学综论》是陈振濂教授在大学书法教学生涯中,对书法的创作、理论、风格史、批评史、美学、书家、临摹直至书法技巧等作的研究和心得体会,加之一些书法报刊的约稿构成了全书的基本框架。本书既可以作为理论文章来阅读也可以作为自学教材使用。全书以分成十二个章节:书法艺术概论、书法通史、书体分类与释义、书法作品与书家论、书法理论发展史略、书法美学漫谈、当代书坛概观、中国书法(40)理论探讨、书法体式与材料等。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1 浏览
疆理—刘彦湖书法篆刻论集.pdf 本书是当代书法家、篆刻家刘彦湖先生研究论文与访谈讲座等文字的首次结集出版。全书按论文主题与特点分为论书、论印、序跋、访谈、讲记、域外六个部分,从书史书论、技法审美、中西哲学等方面对书法篆刻艺术进行研究探索,反映了作者对书法篆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照,对当代书法篆刻的发展与走向也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全书呈现出作者近三十年书法篆刻研究的脉络,对当代书法篆刻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1 浏览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pdf 本书从公共艺术的概念、特征、范畴、媒介和实践案例入手,在探讨公共艺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明晰公共艺术的学科立场,阐释公共艺术的时代维度,强调公共艺术在观念与方法上的自觉意识。本书作者主张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它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不是技能、媒介、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段。本书明确提出了“做什么样的公共艺术”“怎么做公共艺术”等重要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公共艺术与生活、公共艺术与大众的紧密联系,为国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2 浏览
远东绘画.pdf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08年,后又曾多次增订再版。在西方世界对东方艺术还缺乏足够了解的时代,作者以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东方书画为基础,参考日本等地最新披露的绘画名作复制品,写成了这部简明的中日绘画通史。作者通过介绍不同历史时期两国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向欧美读者展现了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日本艺术独特的传统与观念,并对东西艺术发展历程与艺术精神进行了颇具启发性的比较,充分肯定了东方艺术的价值。宾雍不仅 壹号仓库 2024年10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