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用伏安法测电源1和2的电动势E1和E2以及内阻r1和r2,由测得的数据,在U-I图上分别画出两条直线1和2,从图可判断( ).
用伏安法测电源1和2的电动势E1和E2以及内阻r1和r2,由测得的数据,在U-I图上分别画出两条直线1和2,从图可判断( ).
某有机物4.6g,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质量增加5.4g,再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3.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某有机物4.6g,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质量增加5.4g,再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3.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的速度是2m/s,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 ).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的速度是2m/s,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 ).
文中有两个“她”不是指代乔治·桑的。找出含有这两个“她”的句子,并说明这两个“她”分别指代什么。一句是____,这里的“她”指____;另一句是____,这里的“她”指____。
文中有两个“她”不是指代乔治·桑的。找出含有这两个“她”的句子,并说明这两个“她”分别指代什么。一句是\_\_\_\_,这里的“她”指\_\_\_\_;另一句是\_\_\_\_,这里的“她”指\_\_\_\_。
宋朝画家文与可一年四季观察住宅周围竹子的变化,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宋朝画家文与可一年四季观察住宅周围竹子的变化,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如图所示,AB为一段光滑绝缘的水平轨道,BCDH为一段光滑绝缘的竖直的3/4圆弧轨道,半径为R,今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球,以速度V0从A点向B点运动,后又沿圆弧向上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忽然在水平线CH以上区域加上一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使其能贴着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到H点,并且对轨道无压力,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小球经过半圆弧轨道CDH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AB为一段光滑绝缘的水平轨道,BCDH为一段光滑绝缘的竖直的3/4圆弧轨道,半径为R,今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球,以速度V0从A点向B点运动,后又沿圆弧向上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忽然在水平线CH以上区域加上一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使其能贴着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到H点,并且对轨道无压力,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小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6m,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当t=3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____m;t=____s时,乙车追上甲车.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6m,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当t=3s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_\_\_\_m;t=\_\_\_\_s时,乙车追上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