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质演化.pdf

本书属《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丛书》(分地质演化、古生物、自然环境、生物与人体高山生理四部专著和一部画册)之一。该书以1990年国家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地质组野外收集的大量资料为基础,在室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完成了数以百计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

青海湖流域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pdf

青海湖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青海省生态旅游业、草地畜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区域。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在简要介绍青海湖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的

青海省西宁市陶家寨墓地人骨人类学研究.pdf

本文运用人口学、测量学、人种学、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陶家寨墓地古代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陶家寨墓地所代表的居民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十分近似,但在某些体质特征上带有很强的土著因素,表现为与该地区青铜时代的卡约文化

青海省彩陶文物保护修复报告.pdf

  本书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针对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部分病害严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实施保护修复过程的详细记载及经验总结。书中所涉及的彩陶主要有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马厂时期及辛店文化的器物,总计163件。书中详细介绍了文物考古发掘背景、科学分析检测、保护修复实施过程,并对该时期

西部地区再开发与“三线”工业遗产再生-青海大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pdf

  青海省聚集了国家“三线”时期许多国防军工企业,如今大部分都废弃亟待转型利用。本书以青海光明化工厂(705厂)及其附属厂为主体对象,以2014年青海大通工业遗产再生设计营的成果整理为基础,以点带面深入剖析了西部“三线”地区工业遗产特别是青海“三线”军工遗产的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

青海地理 | 2版.pdf

本书对构成青海省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各要素进行了论述,分别探讨了各要素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并对全省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分析评价。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 第三集.pdf

《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第三集是由1975年昆明《中国动物志》啮齿目鼠科编写会议和1976年西宁草原灭鼠工作经验交流会提供的稿件。本集包括:大搞群众运动,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灭鼠水平,学习大寨创业精神,大打灭鼠人民战争的经验,药物防治的试验报告和小家鼠、林姬鼠、黑线姬鼠、蒙古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