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pdf

本书以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休闲学、需求层次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对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从空间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具有普遍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质及其分类,建立与分类相对应的设计策略。本书包括三篇:第一篇为基础研究篇,综述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分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研究.pdf

本书以使用者的实际舒适感受为目标导向,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行为注记、地图标记的方式对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对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微气候因素进行测试,通过建立微气候舒适度评价计算模型,计算住区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并与使用者活动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住区公共空间中使

连接: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实践.pdf

本书是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案例展的展览画册。空间艺术季由主展览、实践案例展、联合展和公众活动(SUSAS学院)构成。实践案例展作为空间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空间艺术季主展之外,由全市各区积极响应与参与的多元演绎与呈现。2017实践案例展以社区更新和治理、历史风貌保护和再利用、黄浦江两岸贯通等城市热点为方向,最终策划并完成了3大板块共8个实践案例展。从策展角度来看,这八个实践案例展或者以展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pdf

本书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从全球发展的视角,系统地剖析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介绍了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作为重要发展区域的地铁车站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规律以及地下街、下沉广场等城市主要地下公共空间的类型和特色,并从地下空间的行为心理研究出发,提出地下公共空间利用有效的策略和途径。全书图文并茂,通过近250幅图片展现了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实践密切结合的世

东岸漫步: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建设规划.pdf

上海市2015年10月启动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工作,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项目是推动上海市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浦东新区“十三五”重点项目。本书记录了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的过程,展示了上海在城市发展中综合效益的平衡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整体发展战略,展现国际大都市城市形象,丰富世界滨水城市规划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

公共空间的新媒体艺术.pdf

本书从传播学、建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维角度,探索数字环境中的公共空间内涵及形式呈现,结合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内涵,以互动的视角分析两者相互融合所体现的特性、构成体系和模式,研究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具体生成、应用和实践方法,总结其实施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向进行评估。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构成研究,既涉及诸多设计家及其作品,也囊括了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还涵盖了现象之下的艺术哲学

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标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pdf

本书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管[2015]871号)的要求,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书的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空间类型、空间设计、配套设施、公共安全及附录。本书对提高黄浦江